传统的GNSS转发系统在改造前支持北斗+GPS系统;改造后仅有北斗系统;
经过单北斗卫星系统BTB202转换后的卫星信号北斗或GPS,来源是北斗信号,在不更换现有设备的情况下,可以实现将现有的系统改造为单北斗系统。
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研发都需要对车载设备做测试,其中研发中心的综合环境测试,需要用到各种型号,包括:GNSS信号、AM/FM信号、 DTV/DVB信号等多个系统的信号。
4G基站BBU不能支持北斗授时的解决方法:北斗转GPS系统和PTP数字授时主时钟系统。
适合在基站池,地铁,交通枢纽等大型分布场景,成本节约效果明显,且达到快速部署的目的; 机房布放紊乱,天面天线繁多,为天面和井道资源受限的场景提供施工便利; 兼容性强,支持各主流厂家基站设备; 精度高,智能化运行; 高稳定性,双电源,双天线,自动切换,减少设备维护; 时间源自守时,LNA备份检测,提高网络的可靠性; 解决了某些站点的特殊环境无法安装天线的问题。
●X1~X12端口增益:55dB;
●X0端口直通天线:-5dB~0dB;
●工作频率范围:1164MHz ~1616MHz;1557.5MHz~1587.5MHz (GPS L1&北斗 B1带滤波器选项);
●整机产品100%国产化芯片;
●输出端口数量:12路带增益,1路直通不带增益;
●工作温度:-55°~125°; 高抗干扰能力;
覆盖距离:单点约20米(半径); 频率范围:GPS:L1,L2; Beidou2:B1,B2,B3; Glonass:G1,G2; 供电:220V交流; 工作温度:-40 to 85°C; 通过光纤进行远距离传输 典型应用: 高铁站GPS信号覆盖 高铁站GPS授时 高铁站动车定位
1、通用终端,不需要任何改动 2、内外一体,可实现无缝对接 3、信号增强,抗干扰性能突出 4、布设简单,布设间隔 30 ~100 米,根据现场及需求灵活调整 5、系统容量没有限制,适合超长隧
随着“数字中国”建设的不断推进,城市被赋予了更多新内涵与新要求,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,有助于缓解“大城市病”,提高城镇化质量,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,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。室内定位技术作为新型城市的智慧化演进中的关键技术之一,克服了传统的卫星信号会受到建筑物的干扰的局限,使“最后一公里”的位置数据价值得到释放。高精度无线定位系统解决方案面向隧道管廊、机场车站、数据中心、体育馆、博物馆、会展中心、医疗养老机构等众多细分场景,以位置大数据驱动城市管理智能化以及个性化服务体验的提升。
Ø 定位精度高:精度10-50cm远超RFID、蓝牙等定位技术 Ø 抗干扰能力强:与高压线、手机、电台、WiFi等电磁信号互无干扰。 Ø 系统容量大:单区域>1000定位标签,多区域无标签容量上限。 Ø 功耗低:定位标签充一次电可使用数月以上(1Hz刷新率),定位基站功耗<3W Ø 穿透力强:木板、玻璃等遮挡不影响定位精度,穿透人体、非实体墙等对定位精度影响有限